胡亥听信赵高之言,欲杀蒙恬兄弟,议于宗室诸王。
诸王知道二世生性阴狠,恐怕出言获罪惹祸,皆都低头不语。
惟长安君成蟜之子嬴婴闻此大惊,于是起身切谏。
子婴:臣闻其国将亡,必先自毁长城,罢黜栋梁。
昔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,齐国田建杀前代忠臣而用后胜,终都亡国。
蒙恬兄弟乃秦国重臣,且有大功于国,并无过错。
似此诛杀忠臣,而立品行不端者,则内失臣信,外使将士意志涣散,望陛下思之!
二世胡亥聚集宗室议政,只是依照秦制,走个过场而已,岂肯听从别人之言?当即宣布散班,立派御史曲宫,前往代郡,向蒙毅宣布诏命。
皇帝诏曰:
先王要立朕为太子之时,卿却加以阻拦。
今丞相李斯上奏,谓卿侍君不忠,请灭卿三族。
朕不忍为此,只赐卿一死,可谓幸矣。
诏命到日,卿速奉诏而行。
蒙毅听罢,答复天使:臣少事先主,屡沐厚恩,许随左右十余载,岂能不知先主之意?且太子从先帝周游天下,臣又不在主侧,何嫌何疑,乃加臣罪?臣非饰辞以避死,但恐近臣盅惑嗣君,反累先帝英明,故臣不能无辞,以请天使回复陛下也!
();() 曲宫:将军请讲。
蒙毅:昔秦穆公屈杀三良,楚平王冤杀伍奢,吴王夫差枉杀伍子胥,昭襄王擅杀武安君白起。
此四君者,皆贻讥后世,故曰圣帝明王,不杀无罪,不罚无辜,唯大夫垂察!
曲宫听罢,深为怜悯,连声叹息。
但因知二世胡亥心意,故虽勉强听完蒙毅辩状,仍命随从立即行刑,将蒙毅斩杀于营帐之中,持其首级以归。
在今河北代县,蒙毅被处死之处,有一村庄,叫做门王村,其实乃是“蒙亡村”
音讹;另有一河,名曰恨斯水,是谓当地百姓,恨极奏请杀害蒙毅之丞相李斯。
蒙毅既死,胡亥一不做,二不休,更要杀内史蒙恬。
乃派使者前往阳周,诏命自裁。
使者赍旨前往,对蒙恬说道:将军获罪天子,不可逃也。
况蒙毅当死,依律连坐于公。
蒙恬:我蒙氏一家,自先人乃至子孙,在秦国建立功业,已逾三代。
今我领兵三十万,身虽被囚,但余力足以反叛,夺国自立。
但我自知必死,而犹奉守节义者,是不敢辱没祖先教诲,并不忘先帝恩德也!
使者:下官只是受诏前来行刑,不敢以将军之语,传报陛下。
蒙恬:我因何得罪上天,无罪而被处死?
使者无言可答。
蒙恬沉默良久,平静说道:八百年前,周武王去世,将尚在襁褓幼子成王,托孤予弟周公旦。
姬旦恐天下有人欲行不轨,乃以筐背负幼主上朝,代理朝政。
吐哺握发,数年努力,终灭叛乱、稳定周室。
有日成王病重,周公剪甲沉河,向神祈祷云:君王年幼无知,我执国事。
如有得罪天神之处,应罚我也。
周公至诚动天,于是成王重病果愈。
使者不耐烦道:君死则死矣,说此不着边际之语何为?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