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01】高句丽与高丽不是一回事
高句(gou)丽(li),与前文所讲“吐谷浑”
一样,既是族名,也是国名,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古老民族,扶余。
西汉时,汉武帝消灭了燕国人卫满所建“卫氏朝鲜”
,在其国土设置了玄菟(治辽宁新宾县西南)、乐浪(治平壤)、真番(朝鲜半岛中部,韩国北部)、临屯(韩国东北)四个郡,直接纳入汉朝管辖。
汉元帝建昭二年(公元前37年),扶余王庶子朱蒙脱离扶余,在纥升骨城(辽宁桓仁县附近)建立了自己的部落。
王莽新朝天凤元年(公元14年),他们攻占了玄莬郡高句丽县(辽宁抚顺新宾县一带),由此改称高句丽。
东汉光武帝时,刘秀正式承认了这一称号。
此后他们一直作为番邦国臣属于中原历代王朝,国都几经辗转,由辽东地区迁移到平壤。
最强盛时,疆域西达辽河流域,北抵辉发河,东临日本海,南至汉江北岸。
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:
第一,高句丽是中国境内古民族,在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所建国家,而非由半岛当地民族所建。
第二,南北朝史书上将高句丽称为“高丽”
,是“高氏所建高丽”
的简称,与“五代十国”
时由新罗人王建所建“高丽”
无关。
高句丽在被唐高宗李治消灭后,族人大多归于唐朝,与以新罗人为主的“王氏高丽”
在血缘、族缘上没有任何继承关系,与现在半岛上的两个国家更是毫无关联。
高句丽的历史是中国古民族的历史!
【02】高句丽内乱,渊盖苏文弑杀国王
照理说大唐还应感谢高句丽,当初隋炀帝发疯似的举全国之力东征,不仅没有征服高句丽,还把自己搞得元气大伤,使原本国富民强的锦绣江山乱做一团,大唐这才得以乘势崛起廓清海内,最终问鼎天下。
大唐建国后,高句丽曾向大唐移交了部分隋军将士遗骸及战俘,并与分处半岛东南、西南的两个小国百济、新罗共同臣服于大唐。
不仅年年朝贡不绝,还委派国中权贵子弟,远赴长安国子监求学,称得上是大唐的模范藩属国。
贞观十五年(641年),太宗听说仍有大量隋军将士滞留高句丽,便派职方郎中陈大德以出访为名查探虚实。
陈大德为了搞清高句丽山川河流及风土人情,每到一处都会用绫罗绸缎赐送当地将领,告诉他们:“我这个喜欢游山玩水,你们当地有什么好去处,带我参观一下。”
将领们喜于收到他的厚礼,主动为他做向导,带着他到处游逛。
果然在大街小巷里遇到许多流落于此的中国人,他们见到陈大德都会主动搭讪:“我家住在某某郡,隋朝末年从军,兵败沦落至此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