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国大军来势汹汹,如疾风骤雨般迅速占领了河南、陕西的多个州县。
此时,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锜,正率领两万士兵并携带大批将士眷属,北上前往开封就职。
当刘锜率军行至顺昌时,
前方突然传来金军已经攻陷东京开封的消息。
金军的前锋部队,甚至已经抵达了陈州,距离顺昌仅有一百五十里!
顺昌地处淮北颍水下游,是金军南下的必经之地。
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刘锜果断决定全军驻守顺昌,以阻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下。”
“然而,当时刘锜所部仅有两万人,
其中主力是原来王彦率领的着名抗金部队(南宋初河北﹑河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金义军),但能出战者仅有五千人。
与此同时,由开封向顺昌杀来的金军却有十万之众,双方兵力无比悬殊。”
“有人建议刘锜向南撤退以避金军锋芒。
但刘锜知道,如果弃守顺昌向南撤离,一旦被金军的骑兵追上,整支队伍必将遭受覆灭之灾。
而且金军占领顺昌之后,便可长驱直入侵扰两淮之地,后果不堪设想。
因此,他认为唯有‘背城一战,于死中求生’,才能挽救南宋的危局!”
“备战金军,
刘锜开始发动民众环城修筑土围,用以护城屯兵,同时加固城池、增设障碍。
他还凿沉了撤退用的船只,以示破釜沉舟、誓死不退的决心。
另一方面,他将自己的全家老少搬到一座庙里,并在门口堆满干柴。
他嘱咐守卫的士兵一旦金军破城,即放火焚烧他的全家。
这种悲壮的举措,极大地激励了士兵和百姓们誓死保卫顺昌城的决心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