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后一段时日,赵晏遵从燕国公府的一切安排,在女官们面前也应对得体,众人对她赞不绝口,直夸她举止稳妥、气度大方,是当之无愧的太子妃人选。
赵晏旁敲侧击,确定是帝后的主意,愈发觉得自己稳操胜券,与姜云琛和离指日可待。
不知不觉,已是十一月末。
婚礼所需之事大致准备妥当,只待良辰吉日来临。
近些天,窗外纷纷扬扬地落了几场雪,送走女官们,赵晏叫了锦和几名婢女在庭院里打雪仗,她以一敌五,正玩得不亦乐乎,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眼着两三个雪球直直飞去,赵晏展动身形,轻盈地从来人面前掠过,将“暗器”
逐个拦下。
她难以置信地望着那人,神色间流露出一丝惊喜“叔父您何时回来的”
来人坐在一张木质轮椅上,由赵景明推着停在门口,比起自幼习武的赵景峰和赵景明,他起来有几分斯文秀气,正是赵晏的三叔赵景川。
“今天早上。
这不,刚与你祖父母问过安。”
赵景川微笑道,“晏晏已经长大,你的院子叔父就不进去了。”
说罢,像模像样地抱了抱拳“多谢赵女侠方才施以援手。”
赵晏扑哧一笑,待锦为她拍干净衣服上的雪,她三两步走过去,对父亲道“阿爹,让我陪叔父走走吧。”
“小心些,不要去那些路滑的地方。”
赵景明嘱咐几句,将轮椅交给她。
赵晏慢慢地推着赵景川,叔侄二人朝后花园僻静的地方走去。
赵景川未曾娶妻生子,待侄子侄女们如己出,小时候赵晏他们犯了错,被祖父或父亲责罚,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往叔父那里跑,让他帮忙求情说理。
他儿时患病,无法习武,长大后又因与今上和广平王交好,被庆王出手误伤,一
辈子离不开轮椅,便将毕生精力都用于做学问,年纪轻轻考得状元,任国子监司业,而今桃李遍天下。
赵晏早已听闻他去剑南道访学之事,不禁好奇道“叔父在信中写着最迟九月底回京,为何足足耽搁到这时”
赵景川环顾四周,示意她凑近些,压低声音“我正想与你说。
晏晏,有件事情,叔父前思后想,觉得还是交由你来做最合适。”
赵晏分出一半心神留意周围的动静,将赵景川所言认真记在心里。
天气寒冷,此处人烟罕至,赵景川的嗓音轻得宛如耳语,好在赵晏内功过人,听得一清二楚。
许久,赵景川说罢最后一字,赵晏皱了皱眉,神情不觉凝重下来。
她深吸口气“叔父放心,侄女定会完成嘱托。”
“晏晏办事,我自然信得过。”
赵景川笑了笑,复而感慨道,“不过叔父真没想到,一眨眼,你居然要出嫁了。
我记忆中,你还是三年前那个小姑娘呢。”
赵晏稍事沉默,忽然鼓起勇气“叔父,如果我与太子殿下相处不来,最终得到一纸和离,祖父和阿爹嫌我丢人现眼,要把我逐出燕国公府,您会帮我说话吗”
赵景川哈哈一笑,旋即正色道“我会。
晏晏,人生在世,短短数十年,首先要自个活得开心,叔父年近不惑仍是孑然一身,平日里不乏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,但我从未放在心上,他们能奈我何我有官职,得陛下器重、弟子景仰,我这一生的成就绝不在于娶妻生子。”
他隔着衣袖拍了拍赵晏的胳膊“也别把你祖父和父亲想得那么凶神恶煞,你永远是赵家的女儿,他们能把你赶到哪去若他们这般不讲道理,叔父当年受了伤,与兰陵萧氏退婚时,便该被革出家门、浪迹天涯了。”
赵晏被他逗笑,像是吃下定心丸般,长长地松出一口气。
她已经为自己谋划好退路,而赵景川交代给她的事,则是她用来与皇帝做交换的筹码。
如此一来,皇帝定不会再质疑燕国公府的忠心,她和姜云琛的婚姻也就没有继续维持的必要了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