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平见应劭有了兴趣,微微敛容凝声:“国贼董卓,欺辱天子年少,篡权乱政。
又劫持天子和公卿百官入长安,让汉室蒙羞、士民受辱。”
“而关东豪杰虽然举兵讨伐,但大抵只是一群追逐虚名之辈。
几十万大军止步酸枣,整日里觥筹交错,全无靖难之意,何其可悲!”
“然,孔北海当世名儒,以英伟冠世之资,师表海内,意所予夺,天下从之,此乃人中之龙。”
“虽然偏居北海一隅,但也不忘靖难救国大志。
聚兵讲武,传檄安民,又亲写书札,与各州郡谋划救国,大汉尚有如此贤良忠义之士,何其可幸!”
“天下之事在皇帝,也在诸位忠臣。”
“忠臣有难而不救,岂不是让如董卓一般的篡逆之辈,在那张牙舞爪,嘲讽我汉室已无无忠臣良将?”
“刘府君出兵,不求虚名,只求社稷安稳,百姓安乐。”
“不论应府君借不借兵马,刘府君皆会前往北海,纵然只有八百人,也要让这天下人都知道。”
“论汉家的忠臣良将,必有平原刘备一席之地!”
说完。
郑平起身,向应劭拱手长揖一拜:“应府君既无救难之意,又疑刘府君匡扶社稷之心,在下也不便多留,还得赶去别处借兵。”
转身,挥袖,踏步离去,行云流水,没有半分的迟疑。
刚毅果决的言行,顿时让应劭愣住。
见郑平已经要走出大厅,应劭连忙起身挽留:“郑郡丞且慢,适才只是戏言!”
这若真让郑平就此离去,那应劭见危不救的污名可就得传遍士林了。
应劭已经有些后悔去试探了。
本意只是想进一步试探平原相刘备是否是真的有救孔融的心思,结果郑平却一点含糊都没有,直接就起身告辞了。
郑平眼神微微一凛:“应府君,我等皆食汉禄,当以报国安民为己任,救难大事,岂能戏言?”
应劭面有惭愧之色,连忙致歉道:“郑郡丞息怒,孔北海有难,我身为泰山太守,又岂会见死不救?”
“只是这借兵一事,干系重大,不得慎重考虑。”
郑平见应劭态度变化,这才回到了席位。
当说客,要会洞察人心,巧言诈唬,才能掌握主动。
“应府君。”
郑平微微一拱手:“实不相瞒,在刘府君以迅雷之势扫荡平原九县之前,就已经遣使者去幽州向同窗公孙瓒借兵,以及邀请昔日征讨黄巾的卢尚书来青州助阵。”
应劭吃了一惊:“卢尚书也会来青州?”
郑平点头,语气中多了三分恭敬:“卢尚书海内大儒,士人之望,虽然隐居幽州,但时刻不忘勤王救难的大志。”
“刘府君秉承师门大志,上报国家,下安黎庶,即便力量微薄,也要信大义于天下,还百姓以太平。
卢尚书见门人如此,又岂会不来助阵?”
“来见应府君之前,在下又去了趟南城,造访了昔日八骏之、有悬鱼美称的故太常卿兴祖公后人,羊秘和羊耽公子皆以为,应府君是真正的仁德君子,更是书信一封,让在下转交。”
郑平将羊耽的书信取出,递给应劭。
郑玄、孔融、卢植、刘备、羊耽。
郑平步步为营,先夸应劭德行美名,再言天下大义,然后在应劭面前彰显了刘备阵营在士林的影响力。
这几套组合拳下来,应劭已经不敢再有半分的轻视小觑之意了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唐青重生在2004年,既没有资金,又错过互联网最初大发展的他获得了一个可以借钱的银行系统。他是非洲所有国家的座上宾。他是中东所有国家不敢招惹的存在。他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债主。他是整个世界金融秩序新的制...
秦华穿越了,到了强人遍地的洪荒,他却成了一只没有自保能力的小妖。赶上了鸿钧讲道末班车,人阐两教嫌弃他是妖,西方二圣对他恨之人骨,女蜗娘娘摇头叹息你还是走吧!没奈何,他只好投人截教。他将如何走自己路,寻自己的道,在以后的封神大劫中保住自己的命,保住在意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的命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...
景泰八年,奉天殿。朱祁钰立于丹陛之上。身后是十岁的小娃娃,丹陛下是面无表情的文武百官。叹息一声,抬头看着自己惊慌失措的哥哥。他终于问出了那句埋藏心底的话。陛下,何故造反?ps前方预警,主角阴谋家,不攀科技树哟...
一箭敌胆寒,一枪扫乾坤,一锤定天下,九零后颓废青年穿越三国,身兼隋唐三大名将武艺于一身,且看裴枫在蜀汉军中掀起怎样的波澜。...
在很多很多文里,都有一位讨嫌的表小姐。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,生活水平取决于舅父舅母的良善程度她姿色不错颇有才华,必定会与表哥进行一场缠缠绵绵的恋爱,至于成功与否,取决于她是女主还是女配。苏浅曾经在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