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柜子的北墙根,放着一把同样的折叠椅。
屋子的地面,也是木地板。
北墙的架子床,显然已经有人住了,南墙靠门的一是空着的,一定就是给我留的床位。
整个屋子,在我没来的时候,看来是一人在居住,我进了就是两人合住了,想必他就是罗主管所说的河南人,只是此刻,他还没回来。
我打开窗户,一下就有湖面的微风吹进来,和门形成了穿堂风,看来,这里夏季是个很好的风道,想必不会太热。
屋顶上,悬挂着并排的两盏日光灯,旁边还有安在屋顶的摇头风扇。
整个屋子,显得很紧凑和干净。
我把床铺好,自己的背包和物品放在柜子里,并锁上了柜门。
这时候,我听见又上楼的脚步声,好像还不只是一人,我还继续收拾自己的物品。
上楼的脚步声,停住后,不一会儿,从客厅里传来的电视的声音,和说话的声音,我知道这层的老员工回来了。
一位正在客厅换电视台节目,另一位三十多岁,身高一米七左右的男士,出现我的房门口。
“你新来的员工?”
第一句,是他出的。
不等我回答,他又说道:“今天后勤部的主管,找我说分个新人进来,想必就是你吧:”
“是我,你是?”
我回答又反问。
“我是你今后的室友,很高兴能有个伴”
。
他说的很轻松。
随后,我们彼此都介绍了自己,我也知道了,他是河南省的人。
其实后来的日子,我才弄明白,这个人姓胡,大伙都称呼他老胡,他和我们部门的老朱,还是亲戚关系,他在生产部,做设备和实施维护工程师,来这个单位,还不到一个月,是老朱过春节,从老家把他喊出来打工的。
此时换电视的同事,也跟了过来,他一出现在屋门口,我才意识到是老朱。
我和他打了个招呼,才知他和我们同栋别墅,住上头的第三层,他这样的级别,已经是一人一间房了。
后来,在一起上下班的日子,我们就经常见面了,也常在加班完回来后,都在客厅里看会电视。
他们都喜欢看香港台,电视里的新闻和港产片,大多讲的是粤语,粤语也称为白话,最初我是听不懂的,好在香港的台,都有个好习惯,电视下面都会打字幕出来。
他们几个都是会白话的,至少是听的很油,慢慢的几个月下来,我居然也能听懂一些白话了,可以说,看电视,单位听同事说白话,是也有关系。
喜欢脚印浅浅请大家收藏:()脚印浅浅更新度。
喜欢脚印浅浅请大家收藏:()脚印浅浅更新度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