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阁,议事厅。
赵祯来到主位坐下,阁老们行礼问安后依次坐好,内侍们将空白黄票,要议的奏疏,以及笔墨等物品一样一样的摆上来。
阁楼外小雨淅沥,阁楼内烛火通明,议政还未开始,赵祯打了个哈气,揉了揉眼间的鼻梁。
吕夷简面带关切之色,出声询问道:“官家昨日可是没有休息好?怎么神色如此疲累?”
赵祯摆了摆手道:“不妨事,朕昨日高兴,睡得晚了些。”
接着,他向张茂则说道:“茂则,你叫人去把昨日制作的‘活字雕版’拿上来,给三位阁老看看。”
“是。”
张茂则领命,转身吩咐给一个小黄门,让他去跑腿。
很快,小黄门带着活字雕版匆匆赶来,三位阁老拿到活字雕版,面带好奇之色的观赏把玩起来。
赵祯简单说了几句自己对‘活字雕版’的看法和前景。
“朕觉得,仅从活字雕版的制作耗时和所费物料来看,其价值就已经过普通雕版一大截。”
“此物一旦普及,民间书籍的价格一定能降低不少,到时便可让更多百姓读得起书。”
“三位阁老看着如何?”
赵祯说完,有些期待的看向三人。
张耆放下活字雕版,拱手一礼,恭维道:“若此物真如官家所说,当是一大创举,可载入史册。”
吕夷简想的和张耆却不同:“官家,臣看此物与雕版的区别在于,雕版乃是一体成型,而此物却是拼接胶黏,单一字块虽可入眼,但拼凑到一起,却着实有些……不够美观。”
活字印刷不被接受的第一个理由出现了:不美观。
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观赏属性,笔画不连贯、字体不好看,这对任何一个具备一定书法造诣的人而言,都是无法忽视的缺点,哪怕它的造价再低廉、制造效率再高,这也是一大硬伤。
为何明清时期的文豪大儒都对宋代雕版书籍情有独钟?与其字体优美、笔意连贯脱不了干系。
说白了就是,雕版印出来的书籍比活字印出来的书籍,好看。
李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,他颇为惊叹道:“官家,此物构思极为精巧,臣简单推算,若以拼装胶黏之法制作印刷版,不仅可以节省物料,还可以提高制作印刷版的效率,这对于国朝文治,影响深远。”
“官家,此物是何人献上?臣建议特赐其官职,让其继续改进活字印刷板的制作技艺。”
赵祯眼前一亮,心道:“鱼咬钩了…”
随即在心中盘算起这东西能给陈嘉月争取多少好处。
政治就是这样,没有人会无的放矢,官僚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,最后都会上升到权利争夺。
赵祯开口道:“朕亦有此意,三位阁老觉得,该设何种机构?授予何等官职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