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这杨秀才一听,眼中泛起怜意,又问他们三人为何不归家去。
猛然被问,唐颂也不慌张,张口就编了一个他和表弟虽留洋归来,但怀才不遇,无人赏识。
他们从小听闻敦煌三教繁盛,便想着抛弃尘世功名利禄,来敦煌寻亲,顺便在这世外桃源落脚隐世,从此不问红尘。
话尽,杨秀才如遇知音,神色动容。
他早年在安西官府做事,后来因得罪小人丢了差事。
家中尚有两亩薄田维持生计,只是他五谷不分,不通庶务,在家乡也放不下身份拉不下面子,一年到头赚不了银钱,如今落魄在外,替人抄写,聊以生计。
他肯来这莫高窟,除了还李翰林的照拂之情,也是想寻个清闲安静之地远离尘世喧哗。
他细细打量眼前两个年轻人,高大挺拔,头无长辫,一身西洋打扮,谈吐文雅,眼神清明,气度不凡,的确像是喝过洋墨水的。
前些年六君子被杀,朝廷不再重视西学,他们两人远渡重洋,求学归来,确实无用武之地,如此年轻,倒是可惜了。
交谈之中,清风又添了几次水,直至正午方歇。
杨秀才想留三人用素斋,唐颂只说下午要去新店台一趟,傍晚再来叨扰。
三人搭车去了新店台,直奔友来客栈。
跑堂的伙计见昨天吃饭的秀才来了,连忙喊掌柜出来。
唐颂谢过赵掌柜的一饭之恩,想要付钱却被婉拒。
三人又点了一餐饭食,多付了钱,只说是赏钱,赵掌柜这次便没有推拒。
唐颂又额外点了一匣素馔,准备带去下寺。
赵掌柜得知素馔是给千佛洞的王阿菩,赠了一盒酥饼,劳烦三人带去。
徐图没想到这王道士竟如此受民众爱戴,在他印象里这道士因为国宝被盗,可没少被后世诟病。
辞别赵掌柜,日头尚早,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,三人打算腿着去莫高窟,赵掌柜知他们是读书人,又有个小姑娘,这二十里路怕是受不了,就让伙计架着自家驴车送了他们一程。
到了下寺,唐颂给了伙计两个铜板,伙计千恩万谢地走了。
清风见他们带了食馔,高兴地连沙也不扫了,连忙起火烧水,还小心翼翼地从陶罐里倒了一抔陈茶渣子来煮茶。
不知不觉,日头西偏,雅雀归林,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夕阳中缓缓走来。
唐颂见来人脸色黑黄,身材瘦小,腰背佝偻,虽身着道袍,却毫无仙风道骨之气,倒像是个朴实的庄稼人。
这便是王道士了。
唐颂起身,作揖问好。
王道士见有香客上门,连忙回礼。
杨秀才将唐颂三人的境遇说与了他,王道士也对三人路遇贼匪的遭遇表达了同情。
“道长,我们兄妹想在寺中清修,还望道长成全。”
唐颂开门见山。
如何守护恶灵真身?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直接住在旁边再说,正好还省了高昂的住宿费。
“唐施主,这寺内清苦,房舍简陋,若想要清修,城中寺观更好些。”
杨秀才出言相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