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学子听杜之伟讲完东夷,纷纷议论。
有的嗤之以鼻,称高丽棒子把自家那破城和大汉长安起同一个名字,果然无知者无畏。
有的深为鄙视,曰百济就这么点地方,还不如淮南大,竟敢自称百家济海,好大口气。
还有的说倭国三十多个国王,地盘大概和我朝县令差不多。
杜之伟敲敲桌案维持课堂秩序,表示不要对友邦妄加评论,继续上课。
“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,曰蜒,曰狼,曰俚,曰獠,曰頠,俱无君长,随山洞而居,古先所谓百越是也。
稍属于中国,皆列为郡县,同之齐人。”
南蛮讲得很是简单,侯胜北有些不满足。
照杜之伟的说法,南蛮和华人杂居,已经融入了华夏体系,故此不必详细展开。
想到冼姨掌管的南越百族,果然是华夷混居,设置郡守,侯胜北也就释然。
他又胡思乱想,欧阳頠能够坐镇广州,他这个頠难道也是南蛮之属?
见众学子听得意犹未尽,杜之伟觉得如此敷衍确实不太好,只能再挤出知识多讲一些。
“海南诸国,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,相去近者千里,远者二三万里,西接西域诸国。
汉代先有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,置日南郡。
大秦、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。”
“东吴孙权之时,遣宣化从事朱应、中郎康泰通海南。
所经及传闻有百数十国,今所存录,数国而已。”
“林邑、扶南、盘盘、丹丹、干达利、赤土、真腊、婆利、师子等。”
“另有天竺大国,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,地方三万里,一名身毒。
从月支、高附以西,南至西海,东至槃越,列国数十,每国置王,其名虽异,皆身毒也。”
“此国乃佛教源流之地,昔日达摩便是从身毒走海路来到广州,再来的建康。”
好不容易满足了众学子的求知欲,杜之伟再讲西戎和北狄。
“西戎本指羌胡,然而汉朝初开西域,有三十六国,如今的西戎早已不复当初概念。”
“王莽篡位,西域遂绝。
后汉班所通者五十余国,西至西海,东西四万里,皆来朝贡。
其后或绝或通,暨魏晋之后,不可详焉。”
“唯有吐谷浑,本辽西鲜卑部,幼子是为慕容氏。
庶长吐谷浑西度陇,止于甘松之南,洮水之西,南极白兰山,数千里之地,实力颇强。”
“北狄自古以来为中国大敌,秦汉至今,建筑万里长城防的就是北狄。”
“草原霸主前仆后继,如今最强乃是突厥阿史那氏,世居金山,工于铁作。
牙门建狼头纛,以狼之后裔自居。”
“其俗被左衽,穹庐毡帐,随水草迁徙,以畜牧射猎为务。
贱老贵壮,寡廉耻无礼义,犹古之匈奴也。”
“有伊利可汗,以兵击铁勒大胜,求婚于茹茹。
为茹茹之主阿那瑰所辱骂,与之大战。
历经乙息记可汗、木杆可汗两代连破茹茹,终于击灭之。”
“如鞑靼、契丹、铁勒、室韦等北方戎狄悉归属突厥,抗衡中夏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