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尽管郭汝槐只是个小小的巡城御史,但凡大事,总能看到他的身影。
其他人想必也看出来了。
现在敢在公众面前直戳陈寒痛点的,唯有郭汝槐这样的角色。
那些文官心里也有小算盘。
你不是一直救助郭汝槐吗?
可郭汝槐却总站出来反对你。
这岂不是向世人宣告一件事:
你所做的事,即便被你救过的人,也不认同。
那么反对的声音自然会更大,反对的效果也会更明显。
听完郭汝槐的话,陈寒立刻回应:“如果一项新技术害怕流入民间,害怕被商人利用。”
“那我们就不必谈进步。”
“大明王朝不仅承袭了元朝的遗产,还继承了自秦朝以来中原王朝的所有技术。”
“当年炼铁、制盐、采煤的技术都曾保密,但现在不也成为家家户户常见的技艺了吗?”
“如果我们过于珍惜,把所有新技术都留给朝廷消化。”
“请问,有多少金银能投入到生产中?”
“仅钢铁和玻璃的生产,每天消耗多少焦炭?需要多少砂石,郭大人可清楚?”
这个问题让郭汝槐一时语塞。
陈寒接着说:“每天消耗的焦炭过三千斤,砂石过五万斤。”
“这些数字只会越来越大,国库有多少钱能承担得起?”
“难道非要等到国库耗尽,让这项技术永远停留在图纸上吗?”
“请问各位大人,你们希望水泥路遍布全国,还是只限于京城附近?”
“只让京城的官员走在平坦的大道上,却让全国的百姓仍然在泥泞的小路上挣扎?”
“请问这就是你们这些高官显贵对天下的责任感吗?”
陈寒这席话让郭汝槐羞愧地退下。
但很快,又有官员站出来反驳:“可是陈大人,如果让商人参与决策,将来他们只看利益,只追金钱。”
“所有技术都用利润来衡量,岂不是会导致质量低下?”
“就算技术再先进,用在百姓身上,也只是表面功夫罢了。”
“反而会危害到全天下的民众。”
“那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?”
陈寒随即回应:“任何新的制度或创新的出现,都会经历一段阵痛期。”
“在这个阶段,商人确实会追求利润,确实可能粗制滥造。”
“但是不能否认,一旦一切变得透明,即使百姓见识不多,他们也知道玻璃应透明,水泥不能溶于水,钢铁不应轻易折断。”
“将这种压力转移到商人身上,迫使他们为了盈利必须提升品质,这才是长久之计。”
有官员听完陈寒的话后,笑着站出来说:
“看来陈大人是要效仿苏秦,舌战群儒啊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茸茸是只貔貅幼崽。一觉醒来,她脑海中有个自称阻止黑化系统的东西说,宿主现在在一本小说里,你的爸妈是炮灰,你的哥哥们是反派。茸茸不解的歪头,眨巴一下水汪汪的大眼睛。系统继续说,三天后你的大哥...
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,在异界旅行,进化,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。...
杜玉娘重生归来,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,悲惨的生活还没有开始,一切都还来得及。她想重新活一回,却发现,即便自己不再爱慕虚荣,渣男却依旧阴魂不散。难道她就摆脱不掉命运的轨迹了吗她收起了无知和虚荣心,要...
这是人类和古神族之间的战争,追溯到太古,延伸至未来,贯穿历史长河,谱写史诗。古神们带着破碎的世界入侵现实。亘古的隐秘神话揭露真相。升华者在时空的间隙穿梭,往返两界。现实与超凡,刀与剑,血与火。当末日降临,古神从长眠里苏醒。大幕渐起我的父亲曾因调查某位神明的复活而失踪,至今生死未卜。我很慌,但不完全慌。因为那个被复活的神明,就是我。...
数风流,论成败,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,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。轻生死,重兴衰,海雨天风独往来。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,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。...
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,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,叛逆顽劣,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,殊不知,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,再次睁眼,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