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这才忽的想起,昨晚竟忘了帮她问连海的事了。
胭脂胡乱给老鸨招呼了一声,径直来到杨妍秀面前。
“燕儿妹妹,你帮我问了吗?”
杨妍秀愧疚道:“哎呀,实在抱歉,昨晚生了些意外,乔爷半夜就走了,我没来得及问。”
胭脂闻言脸色忽的沉了,眼睛里充斥了怀疑,“妹妹当真没问,还是说,问了不敢告诉我?”
杨妍秀愣了瞬,“姐姐这说的什么话?我若问了因何不敢告诉你?”
胭脂嘴角抽动,眼睛里又一次含了泪,“我听说,连爷正是被乔庆云抓走的,现在生死未卜。”
杨妍秀眉头皱起,“姐姐这是听何人所说?乔爷与连海无冤无仇,为何要抓他?”
胭脂道:“这怕是只有乔庆云才知道。”
杨妍秀看她笃定了就是乔庆云干的,也不想再多解释,说道:“姐姐若信我,就再等等,我下次一定替你问清楚。
但若姐姐不信,那我也没办法。
只希望姐姐能好好想想,乔爷是奉旨抄家,抄得也是官员,与下人无关,怎么可能抓他呢?姐姐千万别听了小人的唆使。”
就在二人在走廊上说话时,远处萍儿一双眼睛正默默地看着她们。
慈宁宫外,乔庆云微躬身子陪在皇帝身边,沿着青砖道同行。
二人方才在慈宁宫外刚听过许澈的教学,皇帝对这个老师十分满意,同时也很是惊讶于自己这个四儿子。
小小年纪却能与先生对答如流,言谈间颇显睿智。
出来后,皇帝面带悦色,对身边的乔庆云道:“你替四皇子选的这个老师,朕很满意,他颇有当年太师之风。”
乔庆云道:“微臣举荐之前也曾查过,许澈会试那年,老太师正是主考官。
微臣虽不通文墨,但也听说文人之间都是惺惺相惜的。
许翰林或许正是老太师为陛下苦心挑选的人才。”
皇帝点头,对于自己的老师,他是十分尊敬的。
但转念一想,皇帝脸色沉了下去,“可如此德才兼备之人,为何入翰林院八年,竟无一人向朕举荐?”
“这……”
乔庆云稍显犹豫,似是有话不敢直说。
皇帝道:“此处只有你与朕,你有什么话直说无妨。”
乔庆云躬了躬身,“这许澈虽是德才兼备,却不通人情世故,又无显赫身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