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溪没计较。
反正这里没有冬天,她存储的那些食物,大部分都分给了洞里的其他人鱼。
当然,那些人鱼并不是很乐意接受云溪那些不太新鲜的熏肉,回到食物充足的环境里,它们重新都变得挑嘴起来。
云溪便把那些肉撕碎了当鱼塘里的鱼饵。
有新出生的小人鱼,也有步入成年的人鱼,有些选择离开族群,独自外出发展;有些选择留了下来,和其他成年人鱼,组建了新的家庭。
洞里有三条脸上无鳞的人鱼,惊蛰和其中一条脸上、手臂内侧都没有鳞片的人鱼结为了配偶,剩余一条脸上无鳞的人鱼,离开了族群,游向了大海,再没有回来。
这三条人鱼是迁徙途中凑在一块的,云溪自娱自乐,忍不住在脑海里给它们三个编排了个三角恋的狗血故事。
编排完,自顾自笑了会儿,沧月见她在一旁傻笑,忍不住咕噜咕噜问她:“笑什么?”
她不说话,只是摇摇头,沧月便不停地在她耳畔发出咕噜声。
当然,正经思考的话,惊蛰它们应该没有那么复杂的情感。
脱离族群,是自然界很多动物都有的行为。
离开的动物,可能会创建一个新的小团体,也可能加入其他的团队中,这有助于避免动物之间近亲交配,保证种群繁衍的基因多样性。
随着三月份的到来,云溪准备在峡谷那里,开垦出一片水田,尝试种植水稻。
在这个不像冬天的冬季里,云溪在山洞中,做了几件趁手的农具。
第一个做出来的是锯齿石镰,片状条石磨成的,刃口处敲砸出了密密麻麻的锯齿,以木棍为手柄,用来收割稻谷的。
千辛万苦做出来后,云溪握着它,自我嘲笑:稻谷还没种下,先把收割稻谷的工具做了出来。
本来打算下一个制作石磨盘和石墨棒,用来给谷物脱皮,想了想,还是想把翻地掘土的骨耜做了出来。
和铲子一样,骨耜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做成的,底部锉削平整,中间凿一道凹槽,凹槽里砸两个孔,用来固定木棍。
现代课本中,学不到什么耕种的知识,好在,云溪在农村生活了十来年,自打记事起,每年农忙时都得帮着下田干活,积累了不少经验。
关于现代课本中农耕的知识,她只记得一个写在历史书上的词,刀耕火种。
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——石斧砍去地上的林木,点火烧去地上的杂草,林草化为灰烬,成为最原始的肥料,这时把种子播下,任其自由生长,等到秋天进行收获。
云溪自然不会采用这么原始的方式种水稻,但火烧杂草的方式是她开垦农田时常用的。
她在峡谷的湖畔边上圈了一块地,放火烧去杂草,然后用骨耜翻地掘土,接着挖了一条小沟渠,引入湖水,灌溉田地,田地需浸泡在水中数十天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