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凌峰吃完午饭就躺在毡子上美美的睡了一个午觉,直到报时的钟声响起,才从梦中悠悠转醒。
“哈……”
他打着哈欠坐了起来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答题,不过,其实说起来,今年乡试场的最后一道题目出得多少有些怪。
一般来说,乡试头场固定考《夏考》三题,《夏经》四题,李凌峰之前检查试卷的时候并没有现什么奇怪的地方,等题目做到了最后,才现不同之处。
这最后一题确实出自于夏经,但却不是要求考生答题,而是要求写出夏经《前传》人物传中鸾台七十七贤以及《将义》中的二十三位麒麟神将的名字。
乡试出默写题就算了,还搞得这么变态?
李凌峰看着最后的这道默写题陷入了沉思,这个题对于他来说很简单,就是不知道今年乡试得过的人有多少人。
虽然不能理解今年主考官在出题时到底是怎么想的,李凌峰还是按照要求把自己记忆中的名字在稿纸上写了下来,因为人名太多,他写完之后还检查了两遍,以防写错字。
李凌峰有过目不忘的能力,但不代表别的考生也有跟他一样能力。
《前传》和《将义》里文章众多,七十七贤和二十三麒麟神将的传记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,除此之外,书中还夹着许多别人的传记,并不具有连贯性,其难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见一斑。
至少大部分人的人,在看见最后一道题的时候甚至都在怀疑自己,是不是因为昨夜在号舍中没睡好,所以导致自己头晕眼花,才没看清题目考校的内容。
诸位考生端坐于桌案前,一时间觉得天雷滚滚,愣愣的盯着题目看了半晌,才回过神来。
这绝对是历年乡试中考过的最让人匪夷所思的题目。
如此怪题,明明很简单,只要写出人名就即可,但他们提着毛笔时却迟迟不敢落笔。
一来是其从未遇见过这样的考题,二来是人物传中的人名太多,需要努力去回忆在书中曾经出现过的人名哪些是哪些不是。
最后沉思半晌,才犹犹豫豫的提笔在稿纸上落下几个名字。
众人思来想去,东拼西凑,也不过记起了二十多个左右,而且有一些还不能确定。
看见如此离谱的考题考官都能出得出来,众人不禁怀疑,他们是不是在什么时候得罪过考官,否则这得什么仇什么怨才能这么损啊!
山上的笋都被孟大人夺完了这是。
纵使学子们自负才名,觉得自己才高八斗,满腹经纶,此时也不得不在孟宪大人的考题下宣布歇菜,一个个仿佛吞了苍蝇一般难受。
不知道如果让这些垂头丧气心如死灰的学子知道,这道题是孟大人为了那些在南明湖畔不知道复习,只知道咧着空口白牙说大话的学子专程改的,这些人说不定考完试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把那几个考生的祖坟都给刨了。
寒窗苦读十几载,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乡试,却因为几个无知的人连累了一大片考生面临落榜,这可不就是缺了大德了?
当然,他们痛苦,那些个装逼吹牛的学子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几人在看见题目的时候真的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,惊得浑身一哆嗦,毛笔都没提稳,差点把考卷沾污了。
尼玛
昨天是哪个鳖孙的乌鸦嘴,千万别让老子知道了!
!
!
几人心中咆哮,却也无可奈何,只能流着两行清泪绞尽脑汁的想人名,同时又后悔不已,早知道昨天就回客栈复习了,说不定现在多多少少还有几分印象,还能多写两个出来。
不过,虽然孟大人打定主意为了敲打几人,让其明白“做学问须沉潜”
“做人须谦恭”
,把题改了,但出的题也确实是《夏经》里的内容,怪是怪了点,但却难不了那些真正埋头苦学的人。
现代不乏这样的人,古代更不用说了。
为了考试,把夏经里所有的典籍一字不漏背下来的人也不在少数。
十年寒窗,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虚度,为了让自己无论在考试时遇见什么题目都不至于手足无措,背几本书对他们来说不过小菜一碟,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,我就温故而知新,看一两遍记不住,我就看十遍,二十遍,把书都翻烂了,难道自己还会记不下来?
所以,孟大人此举虽然会大大减少乡试的录取率,但对于真正用心去学习的人来说,写几个人名,不用谈思想感受,不是主观题,有固定的答案,简直不要太简单。
何崇焕就是其中之一,他一边手持毛笔一边在稿纸上写下整整一百个名字,不明白为什么今年乡试的题目怎么会这么简单,一度怀疑是主考官在放水。
号舍阴寒潮湿,秋天的夜里更是凉人,直冻得不少考生“打摆摆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